民营企业常见战略缺失分析 |
|
2014-12-29 10:10:30 | |
从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一种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庭式企业;一种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式企业;还有通过买断或管理层收购的形式将乡镇或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等。上述类型的企业,基本上都形成了家长式管理模式,一般都有一位强有力的核心人物,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在这样的企业成因和管理模式下, 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以下问题: 1.企业缺乏战略或战略分析。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当前利益为着眼点,什么赚钱干什么,经常会不自觉地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以赚取利润为原始动机, 所以经常会形成投资的趋同性,在某些领域中引起一股股投资热潮, 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甚至“几败俱伤”的后果。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更没有相关的战略分析与管理,也没有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透彻的了解,这样必然会造成企业发展的战线拉得过长,资源配置分散,看似在不同的行业中追逐合理的利润,实质上却由于对新进入的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产生亏损。 2.缺乏战略管理导致决策的经验性。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战略管理。面对各种发展机遇,在初次机会的把握中,有的企业成功地抓住机遇,打下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的企业由于没能够把握机会或者错误地决策,导致企业在起步阶段就消亡了。对于那些初次决策成功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可能会误认为企业的决策单单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即可,没有意识到企业战略的重要性, 因而,在日后的企业决策过程中,他们也过多的依赖于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 忽视了战略管理手段,当企业的规模的扩大,或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决策依据呈现复杂性,多样性时,盲目的决策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3.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有些企业意识到,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不利, 因而,也经常会形成自己所谓的“战略目标”,事实上,在形成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企业由于上述提到的没有进行全面科学的战略分析,故战略目标也形同虚设,仅仅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目标,根本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共识,也根本没有将战略目标细化成发展计划,这样的企业就象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航船,很容易触礁沉没,更谈不上驶向成功的彼岸。 4.企业缺乏有效的战略选择。企业在战略竞争中,更多地关注当前的利益, 即使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大多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企业的这种战术上的胜负实际上是不完全能决定企业的最终成败。所以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大起大落现象较为明显。企业应更多的研究自身的战略选择, 如究竟是选择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别具一格战略等,这些都是企业在不同的行业和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5.企业缺乏完善的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制定了战略目标以后,执行和控制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民营企业在完成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后, 对战略目标的实施往往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动态控制。当今企业处在一个速变的时代, 完全不顾企业在战略实施中的环境变化, 以僵化的、静态的观点来看待企业战略,可能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战略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的工作。 |
|
标签: | |
上一篇: 主题公园的开发运营模式——“方特模式”下一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